斗门区部署十大行动 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珠海资讯助手1 2018-05-10 08:36:51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9日上午,斗门区召开推进“三化”建设“三城”工作会议,对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进行动员、部署和落实,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正在建设的斗门珠峰国际创新中心市民公园。 

美丽的斗门。    

9日上午,斗门区召开推进“三化”建设“三城”工作会议,对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进行动员、部署和落实,进一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会议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明确标准、细化责任,提振士气、抓好落实,在全区掀起推进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绿城、花城、公园之城的热潮,推动全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会上,宣读了《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斗门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并对《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和《斗门区推进“三化”建设“三城”工作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进行解读。会议由区委副书记、区长马洪胜主持。周海金、朱立新、杨振照等区四套领导班子领导,各园区、各镇街领导班子,区直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

推进绿化,建设绿城

5月9日,斗门区园林绿化所发布2018年城市美化绿化苗木采购项目(二期)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近300万元。此前的3月12日植树节当天,斗门区四套班子率领各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志愿者等17000多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当日共种植14000棵乔灌木、400多平方米地被。同时,各镇街也在当天组织开展植树活动,为斗门大地增添新绿。据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斗门区计划春季植树3万多棵乔灌木、地被类2万多平方米。

《总体方案》显示,斗门区“三化”“三城”的总体目标是:推进美化、绿化、净化,建设绿城、花城、公园之城,实施城市环境“清理、规范、优化、提升”行动,使城市环境“干净、整齐、平安、优美”,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全市前列,成为展示斗门城市形象、体现斗门精神面貌、宣传斗门城市建设的新景观、新窗口、新名片。

近年来,斗门区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绿化造林和山体复绿工作。2017年,斗门区完成新增乔灌木种植29969棵,新增绿地面积31.25万平方米,公园建设面积14.3万平方米,绿廊建设34.17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1平方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为继续推进绿化、建设绿城,《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开展绿化综合提升工程,由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牵头实施绿化提升,在6月30日前,修整灾后受损植物,优化植物层次,增加植物色彩,对主要干道、重要节点、公园、广场重点提升,园林绿化效果再上新台阶。在今年12月31日前,构建以城市绿道、林荫道、健康步道为基础的全方位、多层次、惠民生的千里绿廊网络体系;打造多处“花团锦簇”的繁花节点、“花繁叶茂”的景观绿廊和“花飘枝展”的多彩立面,全面实现城市绿化景观的提质添彩,基本形成“花开四季”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推进美化,建设花城

五月初夏,斗门湖心路中央绿化带的勒杜鹃刚刚凋谢,而比勒杜鹃更高一层的黄槐花开正旺,成为省道S272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与湖心路相连的省道S272线白蕉段,道路两旁及中间绿化带的上千棵黄槐树同样花开正盛,朵朵花儿挂满枝头,娇艳欲滴,金灿灿一片,与宫粉紫荆搭配,宛如一条柔和的粉黄色的丝带,与蓝天白云相辉映,把道路点缀得色彩斑斓。车行驶在道路上,如同置身花廊之中。

推进美化、建设花城是《总体方案》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斗门区近年来一直在为之奋斗。从2013年开始,斗门区启动三年美化绿化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斗门的园林绿化水平。如今,老百姓每天出门就能徜徉于绿树鲜花之中,人在花里走,车在树下行,仿如画中游,这就是花城斗门在视觉感观上带给市民幸福感的一个真实写照。

然而,城市精细化管理不能一劳永逸,花城建设需要持续推进。“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越大,管理越要精细。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实质上是要服务于人。我们要以人为本,学习先进,严格落实城市管理各级标准,把高品质高品位贯穿城市管理始终,确保按时间要求完成规定任务。”斗门区委书周海金在会上强调,当前,斗门城市美化、绿化水平已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不少的短板,要继续着力抓好环境整治,重点开展七乱一占、交通秩序、集贸市场、老旧小区和市容环境整治,在城区实现每日16小时保洁,农村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处理”机制全面建立,村居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城市管理逐步精细。同时,着力抓好短板补齐,完成湖心路、珠峰大道等一批主干道提升改造,投入5.77亿元开展水生态修复,全面加强工地扬尘、主次干道道路扬尘、工业企业废气和高污染燃料使用、各隐患点位整改整治等专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推进亮化,建设公园之城

位于尖峰山山脚下的斗门市民公园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过去杂草丛生的荒地已变成了一片繁忙建设的工地,工程车往来穿梭,绿化种植及两座管理用房的建设已接近尾声。据了解,斗门市民公园是斗门区重点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约为5.6万平方米,总投资为2800多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园林建筑物、珠海市花造型廊架、舞台、风雨廊、健身设施等,其中包括1000米的休闲健身步道和开阔的草坪,还有一些小的水井可供市民在水边嬉戏。斗门市民公园建成后,可与尖峰山森林公园连成一片,打造成斗门山、水、城和谐生态休闲新亮点。

除了斗门市民公园外,今年斗门区还将建设10个社区公园列入“十大民生实事”,目前这些社区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顺利,9月前将有7个公园陆续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前8个公园可竣工开放。

同时,亮化工程也是斗门区大力推进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2017年以来,斗门区持续推进实施5个民生亮化工程,在美湾北老旧小区等安装路灯、巷灯和景观灯等共1612盏;在白蕉路与连桥路十字路口推进景观亮化工程。据统计,去年以来,斗门区共安装改造路灯、巷灯、景观灯等LED灯2137盏,其中城区部分主要道路LED智能路灯572盏,重要交通节点景观亮化LED灯1565盏,总投资达971万元,打造照明夜景新亮点。

《总体方案》提出建设花园之城,对斗门区亮化工程和公园建设提出了更好要求。根据部署,斗门将改造道路外侧绿地,提升道路中央绿化带景观,清理重要节点绿化,改善公园服务设施外观形象,加大黄杨河湿地公园、幸福河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力促国家农业公园开工、市民公园建成,每年建成10座公园,早日将斗门建成公园之城。周海金在讲话时强调,要丰富植物群落,着力打造“一园一景”“一园一特色”,全面推进公园品质提升。

会上印发了斗门区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1+N”方案和各类规范性文件。《总体方案》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分工,每项工作均明确了牵头实施部门。目前,白蕉、斗门、乾务等镇已经提前行动,相继开展了河涌整治、“两违”整治、“七乱一占”、环境卫生整治、垃圾清运等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斗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组织领导,斗门已成立以区长为主任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定期研究城市管理重大事项,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综合协调、监督指导,并组建由城市景观、规划管理、市容整治、环境保护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业咨询委员会。

采写:本报记者 郑振华

摄影:本报记者 曾 遥

来源:珠海特区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