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的钱怎么花? 超711亿元重点用在六大方面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2月3日,《珠海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获市九届人大九次会议与会代表全票通过。根据报告,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将达711.05亿元,较上年增长14.2%。重点将用于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点、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发展、打造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以及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六大方面。
31.8亿
支持创新驱动战略 助力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我市今年将安排31.8亿元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其中,安排18.2亿元推动产业园等载体加快建设;安排1.6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珠海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与成果产业化和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安排2.6亿元专项资金,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安排3.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和奖励人才;安排6.2亿元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珠海)、天琴计划等研发机构项目建设,打造一流的海洋科学与工程研发基地。
59.1亿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
我市今年将安排59.1亿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将安排46.6亿元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快推进珠机城际二期、香海大桥、珠海隧道及珠海大道扩建工程、珠海机场改扩建、黄茅海跨海通道、香海大桥西延线、兴业快线、金琴快线及北延段工程、高新互通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等项目前期工作。安排12.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进情侣中路菱角咀隧道工程、前山至南屏次干道工程、兰埔路改造、海湾路和环屏路等市政道路建设。
19.3亿
支持扩大对外开放 打造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支点
我市今年将投入19.3亿元,助力打造层次更高、辐射更强、营商环境更优的开放新高地和澳珠发展极点。其中,除安排1.6亿元的内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外,还将安排4.9亿元港珠澳大桥和各类口岸经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此外,为加快推进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封关验收,打造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预算安排12.4亿元用作高栏港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24.1亿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发展
我市今年将安排24.1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其中,预算安排农林水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安排6.3亿元乡村振兴类专项资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公益林、饮用水源保护、莲洲镇生态保护给予补偿扶持。安排5.8亿元对口帮扶资金,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0.9亿
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现代化城市
我市今年将安排40.9亿元用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安排15.2亿元用以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安排2.5亿元用于中信生态环保产业园建设,安排2.2亿元用于公路、桥梁隧道养护,安排4亿元用于污水污泥处理。还安排公交运营补贴16.6亿元,用于一元票价补贴,新能源公交车投放、运营及更新改造。安排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维护经费0.4亿元。
74.4亿
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我市今年将投入74.4亿元,用以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其中,安排31.4亿元教育类项目资金,加快推进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斗门一中新建教学楼及体育馆、田家炳中学改扩建工程项目建设,支持高等院校珠海校区建设。
在医疗卫生方面,安排19.6亿元项目资金,着力补齐医疗卫生服务短板,推进慢性病防治中心、口腔医院吉大门诊部、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市人民医院改扩建、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推进生物安全P3实验室及疾病预防能力提升工程前期工作。
安排社会保障类项目资金14.9亿元,重点用于就业创业专项、社会保险补助、困难群众救助、退役军人补贴、残疾人补贴、优抚安置等。优先保障市十件民生实事资金需求。
此外,预留8.5亿元用于民生微实事等民生服务新举措,以点带面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方面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落实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政策,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
来源:珠江晚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