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珠海人口:十年常住人口增逾87万,但初步进入老龄化

珠海资讯助手1 2021-05-28 08:48:4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激增的数字背后,意味着珠海距离实现“2025年300万人口”目标,圆“地铁梦”又迈进一大步。但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珠海也面临“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南都讯 近日,广东省和珠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相继发布,珠海在人口吸引力、人口素质等指标上表现抢眼:过去10年,常住人口增加87.94万人,增速56.36%,居全省第二,较“十三五”设定的目标增加了近64万人,成为全国人口热门移入目的地。

激增的数字背后,意味着珠海距离实现“2025年300万人口”目标,圆“地铁梦”又迈进一大步。但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珠海也面临“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抚养比升高”,“男女性别比不均衡”等挑战。珠海部分地区男性占比甚至是女性的2倍多,如何在持续做大人口规模、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人口结构的均衡,是珠海未来发展需要应对的一项挑战。

10年常住人口增逾87万

香洲迈入“人口百万俱乐部”

在城市人口吸引力的PK中,珠海交出的成绩单比外界预期的耀眼。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珠海常住人口243.96万人,较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56.02万人,10年间增加87.94万人,在全省的常住人口总量排位中上升1位。

珠海过去10年新增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珠海改革开放前30年人口总量的一半,而56.36%的增速仅次于深圳,居全省第二。事实上,在已公布的2018年、2019年常住人口增速中,珠海已超过深圳,蝉联全省排名前列,人口增长后发优势明显。

珠海爆发式的人口增长不仅让媒体惊叹,也超出了决策者们最初的预估:2016年发布的《珠海市人口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与总量达180万人,年均增长2%左右,但实际结果比原计划增加了近64万,年均增加8.79万人,年均增长4.57%,是计划的2倍多。

从区域来看,珠海8个区人口均有增加,在总量上,香洲、斗门、金湾是过去十年外来人口迁入珠海的主要目的地,人口分别增加了35.24万人、19.3万余人、15.29万人。其中,主城区香洲聚焦了珠海约46%的人口,成功跻身“人口百万俱乐部”(总人口112.41万人)。

与人口持续涌入相伴的是,珠海人口素质不断提升:常住人口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共223.42万人,占总人口的91.58%。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46年,在全省仅略低于深圳、广州,居第三位。激增的数字背后,凸显了珠海的人口竞争力在过去10年间迅速提升,已成为全国人口、人才热门的移入目的地,原因又是什么呢?

珠海市统计局分析认为,珠海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横琴自贸区建设加快推进、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以及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有效发挥作用和人才引进政策持续优化,让珠海市人口增长明显提速。

从“小而美”迈向“大而强”

条件成熟将申建地铁

珠海距实现2025年300万人口目标还有多远?“地铁梦”何时能圆?较新人口数据发布后,上述两个问题引发热议。

对照珠海提出的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300万人的目标,较新数据意味着珠海的缺口已由外界最初预估的约100万人(2019年官方公布珠海常住人口202.37万人),缩小至不到60万人。未来5年,珠海每年只需增加12万人就能实现目标。

分析人士称,珠海近年来人口增速不断创历史新高,2018年、2019年常住人口单年增量分别达到12.57万人、13.26万人,若保持目前的增速,实现既定人口目标已无悬念。

人口目标的实现,不仅攸关珠海的城市吸引力、产业竞争力,也关乎珠海人期盼多年的“地铁梦”何时走进现实。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对地铁建设申报设置了三道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早在2017年12月,珠海就公布了2018-2020年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建设2条地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但因上述门槛提高,珠海地区生产总值、市区常住人口均未达标,“地铁梦”至今仍停留在市民的畅想与官方规划图纸当中。

如今,伴随珠海加速从“小而美”向“大而强”迈进,情况正发生改变:至2020年底,珠海地区生产总值3481.94亿元,率先迈过地铁申报门槛;待2025年珠海常住人口目标实现,影响申报的人口瓶颈也将不复存在。前不久发布的珠海“十四五”规划提出,待条件成熟时,严格按照程序申报建设珠海地铁。如今看来,地铁的曙光已现。

初步迈入老龄化社会

但人口红利仍在

在全国加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珠海作为年轻的移民城市,情况又如何呢?珠海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较新数据给出了答案:与2010年相比,珠海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2.3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其中2020年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64%,尚未迈进老龄化社会门槛,但户籍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7%,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数据同时显示,过去10年,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少儿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珠海全市人口抚养负担加重:全市少儿抚养比20.5%,老年抚养比8.56%,总人口抚养比29.06%,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别增长3.94、2.52、6.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珠海当前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大约需抚养近30个小孩和老人。

初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及抚养比加重的现状下,珠海人口红利还在吗?对珠海未来发展将构成哪些挑战?如何应对?

按照国际上目前将人口总抚养比低于50%的阶段称之为人口红利期计算,珠海当前不到30%的水平,距离拐点尚远。

珠海市统计局在分析中也表示乐观,称全市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特别量依然较大,随着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许多老人仍具备完全劳动能力,可以继续参与经济活动,珠海人口红利仍然存在。特别是随着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红利开始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会进一步促进珠海调整产业结构。

男多女少现象加重

珠海3区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还显示,过去10年,珠海男女性别比持续升高,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130余万人,占53.46%;女性人口113万余人,占46.54%,总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65上升为114.87。

从历史上看,珠海人口结构经历了三个阶段:1982年到1990年,男多女少的情况开始显现,到1990年之后一度趋于平衡,至2000年男女性别比达到100.32,男女结构基本相当,但自2000年以来至今的20年间,珠海男女性别比失衡的情况整体上又呈现升高趋势,至2020年已达114.87,即每100个女性,对应有114.87个男性。

从区域来看,珠海8个区(功能区、行政区)中,保税、横琴、万山男女不均衡的问题最为突出,人口性别比均超过200%,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高栏港区、金湾区、高新区、斗门区的人口性别比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口最集中的主城区——香洲性别比较低,为106.96%。

珠海市统计局表示,珠海常住人口性别比升高主要受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影响。省外流入人口性别比从2010年的119.40大幅提高到2020年的145.77,且省外流入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继续上升,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7.29个百分点。外省流入人口的性别比高符合珠海产业结构变化,尤其是房地产业加快发展、横琴自贸区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对男性劳动力需求量增加的状况。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