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已颠覆传统水乡印象,城市形态悄然改变

珠海资讯助手1 2021-05-17 08:50:49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生态新城崛起 “一河两岸”绽放

  经过持续发力打造,斗门“一河两岸”景观大大提升。 通讯员 纪旭 供图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里的原装无人生产车间。 通讯员 纪旭 供图

  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初夏,漫步在网红打卡地斗门黄杨河湿地公园,深切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生态之美。

黄杨河是斗门人的母亲河,过去两岸是一片滩涂,如今已成为一个超级公园,这正是近年来斗门加快建设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推动城市升级的一个剪影。从黄杨河“一河两岸”景观美化,到斗门新城基础设施加快建成;从多个商业综合体建成开放,到城市天际线不断升高……斗门已颠覆了过去水乡的印象,城市形态悄然发生变化,“一河两岸”的宜居梦想照进现实。

  滩涂“绣绿”,串起宜居宜业梦想

  漫步在景色怡人的黄杨河畔,谁能想到,过去两岸是一片滩涂,甚至遭遇违法搭建以及破坏。但仅仅用了几年时间,滩涂上已经兴建起了一座集生态、都市、田园三位于一体的绿洲,这个超级城市公园成了珠海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滩涂上“绣绿”,这源于斗门区大力推进“三化”“三城”建设。“三化三城”,即推动环境美化、绿化、净化,建设绿城、花城、公园之城,不但能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形象与内涵,更能以城市品质提升引领经济社会综合转型,使城市总体水平走在珠海全市的前列。

  以斗门白蕉片区为例,过去常住人口大多为本地人。但随着近年来珠海对人才的需求、吸引力不断提高,2019年珠海人口增速跃升全省排名前列,宜居宜业的白蕉新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涌入,周边楼盘和人口数量猛增,这对城市公共休闲绿地的配套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斗门区投资1400余万元,在该片区启动建设禾益城市公园,目前已建成并对市民免费开放。

  “公园很漂亮,游乐设施齐全,节假日带着孩子来游玩很惬意。你看看,天空多蓝啊,在公园任意角落,随便一拍都是风景,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多亲友点赞。很庆幸,当初选择了来珠海置业安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家住海逸豪庭小区的高女士说。

  花在城中,城在花中。居住在斗门,被五彩缤纷所包围。而禾益城市公园是斗门新城建设的一个缩影,更多高质量、高颜值的公园正在市民身边建设、开放。黄杨河湿地公园、斗门市民公园、尖峰山中央公园……截至2020年年底,斗门区公园绿地面积达1464.0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9平方米,较2015年增长38%。

  203座公园点缀在675平方公里的斗门大地,一座座公园,不仅成为美丽斗门的“颜值担当”,更串起了人们的宜居宜业梦想。

城建发力,湾区魅力之城现雏形

  曾几何时,城市形态一度是斗门较大的短板,对于这座兴于产业、成于产业的城市而言,城市功能与服务品质的不足,是斗门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

  “通过这几年的打造,斗门城市品位提升明显,大湾区魅力之城已现雏形。”今年珠海两会上,珠海市斗门区委书记周海金表示,斗门加强对城市设计、建筑风貌控制引导,留住城市特有“基因”。高水平建设生态新城,以“一河两岸”北拓南扩为重点打造十里滨水长廊,加快白藤、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建设。推进科创中心、市民中心、艺术中心“三大中心”和黄杨河湿地公园、幸福河生态公园、国家农业公园、尖峰山中央公园“四大公园”项目建设,加快产城融合发展。

  “打造斗门未来新中心,今年启动金融岛规划建设,按国际视野高标准谋划。”周海金对未来斗门区的发展充满信心,称将会是一年一个变化,三年一大变化。

  事实上,从黄杨河“一河两岸”综合开发项目起步,经过五年多来不断发力城市建设,以黄杨河为中心,围绕白藤头、白蕉、尖峰南三大组团,打造高标准的市民文化中心、高品质的商贸中心、高品位的生活休闲中心,三大组团格局已经形成,斗门的城市“骨架”今非昔比。

  在走出这样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实践中,斗门注重现代化服务载体建设,越来越多“高大上”的面孔出现,大信新都汇则是一个典型。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商业综合体,是仅次于华发商都的珠海第二大商业综合体。商场自开业以来,每天的客流量超过4万人次。

  超高的人气吸引企业看好斗门,而大信新都汇是井岸布局现代服务业的排名前列步。今年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建设亿元楼和大型商业综合体,这意味着高档商业综合体、高档写字楼、高档酒店将以雨后春笋的速度在斗门铺开。

  与此同时,斗门区还将迅速扩大城市框架,推动向大城市稳步迈进。尽快启动白藤湖改造提升,着力打造成为斗门“西湖”。加快建粤国际商务中心、富元广场等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推进云涛酒店、星河酒店等一批星级酒店建设,形成“一区多中心”商业格局。

  城市建设好消息频传。总投资约6亿元的珠峰科创中心项目预计7月竣工,而上个月斗门区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及十方汇文化街区项目也已正式动工,这个全新大型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斗门文化新地标,是斗门推进改善民生,打造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之城的重大举措。

产业升级,“架起”高质量发展之路

  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品质内涵式升级……这些变化不仅事关百姓生活幸福度,更吸引高端人才在斗门创新创业,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磁场”作用。

  在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的原装无人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个工人都没有,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完成。这个位于斗门富山工业园的民族企业,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形成了国内一流的技术水准和开发生产模式,正逐步将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工厂从蓝图变成现实。

  作为改革开发初期珠海特区的先行者,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扎根斗门多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空调压缩机专业生产企业,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0年公司总产值35.65亿元,预计2021年总产值为38.5亿元,同比增长8%。

  同样焕发强劲动能的还有斗门新青科技工业园,作为珠江西岸著名的制造坐标,每天有无数装载电子信息产品的货车从这里发往产业链的上下游,“斗门制造”已成为响当当的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斗门区还将紧密围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工程和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全区拟纳入市重点在建项目计划共计92项,总投资1199.86亿元,年内计划投资170.1亿元,释放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信心。

  依托现有产业资源禀赋,斗门正在构建珠峰大道科技创新走廊和黄杨河现代服务业产业带这两大产业带,建设富山工业园、新青科技工业园、斗门生态农业园和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四大现代化园区,做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集群,激活六大镇域经济板块,做强做优镇域经济。基于这一格局,斗门区将发挥空间优势、后发优势、生态优势,推动斗门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高质量发展,把斗门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今天,珠峰大道和黄杨河“一河两岸”这两条产业城市重要走廊,正为斗门“架起”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而一座创新活力迸发、产业基础稳固、全域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滨江田园生态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采写:南都记者 袁平峰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