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聚焦生态环境保护 让天更蓝让山更绿让水更清

珠海资讯助手1 2020-06-24 08:48:1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让珠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香洲区香山湖公园二期“没有移走、砍伐一棵树,没有新增、购买一棵树”。    

金湾区航空新城某小区,工作人员在引导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整治后的斗门区五福涌。    

6月14日-19日,是香洲区、金湾区和斗门区的两会时间。记者梳理发现,“生态环境”成为三个行政区共同聚焦的一项内容。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个行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2020年,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将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加力治理生态环境,抓住问题症结,从源头进行治理,强弱项、补短板,让珠海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感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记者梳理三个行政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发现,过去一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各区都给予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做好“开放绿地公园”“整治黑臭水体”“推进垃圾分类”等工作,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放一批绿地公园

开门见青山,推窗看碧海;举目满眼翠,低头花似锦。近年来,珠海的“颜值”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去年,我市三个行政区陆续建成并开放一批绿地公园,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出一张张亮丽名片。

6月的珠海,香山湖公园内,碧波荡漾、鸟语花香、林木葱郁,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游玩,美丽的生态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香山湖公园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建设方在规划建设中,排名前列原则是“保护和利用”。通过对公园一期湖水的综合治理,香山湖湖水水质显著提升,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不少鸟类在此“落户”;同时充分利用二期园内的高大乔木,如香樟、水杉等,结合原有植物景观群落,通过抽疏打开原有水系边的植物景观视野,打造出生态节约且极具本地特色的绿化景观效果。

珠海正方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香山湖公园二期工程项目负责人梁卫能介绍,公园建设中,始终遵循“节约、生态”的理念。“没有移走、砍伐一棵树,也没有新增、购买一棵树,做到了统筹安排、科学调配。较大限度保护原有生态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平衡的生态环境。”

一直以来,斗门区也致力于打造绿城、花城、公园之城。“生态新城提速打造。”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斗门区新增及改造绿地面积63万平方米。“一河两岸”滨水长廊逐步搭建,黄杨河湿地公园对外开放,尖峰山公园二期基本建成,10个社区公园陆续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斗门区各类公园共198个,人均绿地面积24.44平方米,省立绿道56.09公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去年底,位于金湾区红旗镇的小林山生态公园项目建成开放,该公园不仅是小林社区整体环境提升的重要节点,也是红旗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金湾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该区去年建成公园18个,绿化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

海天公园管养提升工程、香山湖公园三期、香炉湾城市阳台、东堤极限运动公园、淇澳南芒湾公园……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我市还有一批生态景观工程及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正在深入推进当中。

“公园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城市少有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珠海市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管理中心风景区和公园维护部部长陈祥华告诉记者,珠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重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得到巩固提升。

未来,珠海将坚持以较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较快的动作推进公园建设,把较好的空间、最美的景观奉献给最广大的市民,让市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全面推进垃圾分类

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而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6月16日上午,梅华街道垃圾分类办联合珠海正圆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在广富市场中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活动。在市场出入口人流量密集的位置设置垃圾分类宣传推广摊位,现场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开展梅华街道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建立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香洲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记者采访获悉,截至目前,香洲区已在梅华、拱北、翠香、香湾、前山街道16个小区和部分试点地区,开展居住小区、农贸市场、学校、公共场所、办公楼等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

不仅是香洲区,记者从金湾区、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看到,各区都非常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并把垃圾分类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去年以来,金湾区分类办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大力推进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投放、宣传等工作,确保垃圾分类“覆盖率”“知晓率”“参与率”达标。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覆盖246个住宅小区,引进专业服务公司负责餐厨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建立3条餐厨垃圾集中收运线路、108个收集点,覆盖8个大中型餐厅及10个住宅小区,每月可收运餐厨垃圾500余吨。

金湾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打造5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实现全区公共机构和住宅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

去年以来,斗门区在全区公共区域和住宅小区配置分类垃圾桶和废物箱约7000个,住宅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覆盖率为66.3%;共有投产运行的垃圾压缩中转站14座,该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约为650吨,全部运往中信环保生物质热电工程进行无害化处理;该区探索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莲洲镇莲江村、石龙村、光明村、东湾村、红星村和南青村率先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打造莲洲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

斗门区在政府报告中则提出,今年要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推动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建设一批智能化垃圾中转站,强化垃圾中转站收运管理。

目前,我市各区正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一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已在珠海打响。按照计划,珠海今年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横琴新区、金湾区、高新区、万山区、保税区、香洲区梅华街道和斗门区莲洲镇于2020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示范镇(街)。

综合整治黑臭水体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全面消除建成区黑臭水体”被列入了今年各区政府工作报告中。

前山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一直是民心所向、群众所盼。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全力开展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持续系统推进前山河水环境改善,高标准建设前山河生态“碧道”。

今年1月初,珠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EPC项目开工仪式在前河东路滨河公园广场举行。该项目是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2020年系统治理任务中的重点项目,通过统筹规划、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将使前山河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美景,助力珠海可持续发展。

香洲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香洲区投入6.2亿元开展涉水治污工作,完成管网清淤251.6公里,建成污水管网109公里,5条黑臭水体(北山、银林、翠屏、造贝和南屏东)整治初见成效,前山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达标。

5月19日下午4时许,在斗门五福涌下游的一处雨水溢流口,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是否有污水流进河涌。斗门区水务局水资源和水质监测中心主任赵伟雄介绍,目前,五福涌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主体工程已经完成,整条河涌以崭新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五福涌黑臭水体的综合整治和改观,是斗门区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去年以来,斗门区三大攻坚战取得突破,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8条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现。

与此同时,金湾区通过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系统治理4个方面持续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目前,北排河和南排河两条黑臭水体已经完成效果评估。中心河、淡水河等8条问题河涌(渠),将在2020年底达到“初见成效”的整治目标。

巩固生态优势,今年各区这样干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珠海一张靓丽的名片,一直以来让这座城市的居民引以为傲。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深入人心的普遍共识。

记者梳理发现,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各区政府工作报告关注的一项内容。2020年,对于如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各区都给出了具体措施,开出了药方。

香洲区

“坚持绿色发展,巩固生态优势。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香洲区是珠海中心城区,今年该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成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EPC工程,确保全年水质稳定达标。

按照部署,今年香洲区将推动香洲污水处理厂三期、前山河石角咀水闸重建和广昌水闸改扩建工程建设,如期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任务。推进排水管理“进小区、进企业、进机关”。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金湾区

“要严守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严格保护山水林湖海湿地等生态资源。”作为珠海西部生态新城建设的排头兵,金湾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

水是生命之源,绿是生命本色。为此,金湾区提出,今年将深化问题水体综合整治,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全面开展矿山排洪渠、东升涌、淡水河、三顷河等问题河涌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红旗水质净化厂、生物医药园区专业工业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等项目建设,完成6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目标。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防空气质量反弹。完善大气污染联合巡查机制;落实扬尘治理“6个100%”管理标准,加大洒水保洁降尘力度,进一步加强泥头车管控工作;禁止使用超标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面提升完善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在线监控系统;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以上。

扎实打好净土防御战,确保土壤安全。在全市统筹下开展53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核查和监测工作,扎实推进污染耕地修复示范项目并适时启动效果评估;加强含重金属、危险废物、病原体等产业用地变更为居住、学校、幼儿园用地过程中的调查评估、监管工作;严厉查处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填埋、转移、处置。

斗门区

做大生态优势,打造一流生态环境。获评“国家生态区”荣誉称号的斗门区尤其重视“治水”工作。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常态化落实河长制,推进黑臭河涌水生态修复项目收尾和18条问题河涌整治。加快井岸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新青和白藤水质净化厂提标扩容改造。加快黄杨河东堤、西堤路南延线海堤达标等水利基础设施和碧道建设,完成白蕉联围排涝整治、白藤大闸等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启动井岸、乾务、莲洲片区排涝设施建设,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

在蓝天白云之下,人民才会更有幸福感。保卫蓝天,斗门区每天出动洒水、洗扫、扫路和雾化降尘等作业车辆约52车次,洒水降尘面积约350万平方米。同时,严格扬尘管控,持续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和“散乱污”场所综合整治,突出抓好重点时段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坚决打赢珠海蓝天保卫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壤受到污染,严重影响群众生命健康。斗门区今年还将抓好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推进3.95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开展地质灾害预防,整治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个。

来源:珠海特区报 

统筹:记者 张 帆 

采写:记者 马 涛

摄影:记者 程霖 张洲 曾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