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南都讯 广东也将有国家公园了!日前,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广东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根据意见,到2025年,广东要完成南岭国家公园主要建设任务和珠江口国家公园相关论证工作。
珠江口国家公园 将完成论证工作
我国从2015年已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建设了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云南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多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顶层设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资源保护、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公园试点任务基本完成,今年将正式设立排名前列批国家公园。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公布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广东南岭就作为首批候选国家公园列入了2025年前重点开展设立的工作名单。一旦获批,南岭将成为广东排名前列国家公园。
广东此次印发的《意见》中提出,广东到2025年要完成南岭国家公园主要建设任务和珠江口国家公园相关论证工作,以及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也就是说,珠江口国家公园有望将成为继南岭之后的广东第二个国家公园。
对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总体目标,《意见》提出:到2035年,自然保护地管理效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自然保护地陆域部分占省陆域国土面积15%以上、海域部分占省管辖海域面积8%以上,实现严格保护、科学利用、精细管理、高效共享,全面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世界一流水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有何特色 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 绿色发展增长极
《意见》强调国家公园的主体地位,提出要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周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空间布局,创建具有广东特色的国家公园。
要整合国家公园涉及的自然保护地管理资源和力量,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和政府主导、管营分离、利益协调、差别化管控的运营机制,构建辐射带动发展新模式,拓展原住居民就业增收途径,助推乡村振兴,逐步形成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增长极。同时,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科学评估全省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认真落实整合优化工作;对区域交叉、空间重叠或同一自然地理单元内相邻、相连的自然保护地进行合并重组。《意见》还要求各地按照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部署组织开展确权登记、科考监测、总体规划编制修订等工作。
如何保护 历史遗留问题 分类有序解决
国家公园与我们熟知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有哪些区别?据专家介绍,与一般自然保护地相比,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更具国家代表性和典型性,面积更大,生态系统更完整,保护更严格,管理层级更高。也就是说,国家公园是更高层级的自然保护地。
“生态保护排名前列”“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这3大理念,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核心。此次广东出台的《意见》中,也可以清晰看到对于生态保护的严格。
《意见》指出,广东要逐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经批准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规划是开展保护、建设、管理的依据,未经批准不得在自然保护地内进行建设活动。
根据《意见》,广东将实行自然保护地差别化管控。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按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实行分区管控,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控制区管理。原则上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在自然保护地内实行建设项目负面清单管理。
自然保护地建设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分区分类开展受损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因地制宜对自然保护地内退出的矿区、水电设施等进行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廊道,减少生境破碎化。
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意见》还提出分类有序解决。经科学评估,将保护价值低的建制城镇、村或人口密集区域、社区民生设施等调整出自然保护地范围。充分尊重原住居民意愿,对核心保护区内原住居民实施有序搬迁;对暂时不能搬迁的,可以设立过渡期,允许开展必要的、基本的生产活动,但不能再扩大发展。
依法清理整治探矿采矿、水电开发、工业建设等项目,通过分类处置方式有序退出;根据历史沿革与保护需要,依法依规对自然保护地内的耕地实施退田还林还草还湖还湿。
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